全國統一咨詢熱線:4001-116-116

序:生產中心三季度的創新項項目“南昌損耗創新——項目界定是對筒倉玉米的管控和對膨化玉米損耗的核算”,在集團三季度績效評審會上被朱董點贊。項目關聯人生產中心總經理董偉祥、生產中心中級設備工程師謝勇、南昌公司生產經理肖喜平三人分別獲得了創新加分,其中:謝勇作為直接的項目執行人獲得了15分的創新分,是集團三季度績效考核中唯一一位獲得2.0系數的課室級以上管理人員。
小編:你能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生產中心三季度的創新項目嗎?
謝勇:是筒倉玉米管控、膨化玉米損耗核算的項目,由于筒倉玉米的特殊性,在以前的工作中我們只有入庫數據,沒有實際的出庫數據,筒倉使用量都是按配料出庫加計提出庫,盤點目測數據差異大,整個筒倉的管理存在操作漏洞。在我們的損耗創新中,新增了筒倉玉米管控、膨化玉米損耗核算這一步驟,能夠更加精準的核算原料出庫數據,實現了膨化玉米等膨化原料損耗的精準核算。
小編:這個項目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謝勇:確切地說,應該是去年就已經開始了。年前,我們在做系統升級的過程中,生產和財務兩個中心聯合起來思考生產過程中的管控點,并對一些問題點進行討論,集思廣益。會上,財務中心謝榮生總經理提到一個點——膨化數據、筒倉數據的管控并沒有準確的數據。針對這個問題點,我們進行了多次開會討論和溝通交流。一季度,我們與服務商溝通項目的實施,并做了一系列的前期準備工作。二季度開始對設備進行改造安裝,三季度才開始呈現出這樣一個比較好的結果,項目歷時近一年。
小編:確實不容易,生產中心在背后肯定付出了很多!那么,你們在實施創新項的過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謝勇:在開始的時候,我提出使用流量秤來核算筒倉玉米。后來,在董總的指導下,我們改換成配料秤更加精準,便于原料取數與膨化玉米的損耗核算。在前期開始改造的過程中,配料秤實現了計量,但仍不能與ERP系統實現對接取數。我們在與財務中心進行開會討論后,通過ERP數據鏈接及開發系列報表等工作,成功實現筒倉計量與ERP對接取數。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相應地就該項目有無更好的還可以繼續改進的地方進行廣泛討論,對原有線路進行了升級改造,實現了系統取數。改造實施之后,我們重點對現有操作工進行了操作培訓,規范操作。
小編:在績效評審會上,朱董強調——我們需要創新的點,是能對管理的提升和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正向的幫助!那么,這個項目對我們的實際工作又有什么幫助呢?
謝勇:通過該項目的實施,我們對膨化用玉米進行過秤,實現了精準計量,不僅解決了之前操作中每月膨化玉米結存量與實際空倉過稱量的差異,還能得到未膨化玉米的損耗量,實現了通過系統自動核算膨化損耗。同時,也對筒倉進行了管控,對出倉玉米過秤,更加精準計量,實現筒倉及散糧的精準管控,解決了筒倉出庫進行計提及目測盤點的誤差。目前,這個項目已在南昌公司成功運用,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后續,我們會在各分公司進行復制操作,實現更加精準的數據管控。
編后:在采訪謝勇的過程中,他一直強調這個創新項是團隊成員共同參與協作的結果,集思廣益,智匯柯恩。在這個項目實施的過程中,財務中心的謝總在系統升級上給予了很多的支持,生產中心的董總也給予了很多的指導,還有南昌公司生產部經理肖喜平在生產和取數以及工作推進方面給了很大的支持和幫助,非常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