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紛紛,即是升溫的開始,也是寄生蟲病的一個高發時期。寄生蟲病常年可見,易發期在春季和秋季,流行時間具有明顯的季節特點:3-5月份處于氣溫回升期,水體環境、氣候條件極有利于寄生蟲的繁殖,當魚體攝食粘附有蟲卵(或孕卵節片)或蟲活體時,蟲體在感染部位定植、發育和繁殖。此階段,常見草魚、鯽魚等魚類發生指環蟲、車輪蟲、絳蟲、孢子蟲和斜管蟲。
指環蟲
斜管蟲
9-11月處于氣溫緩降期,此階段的小草魚、鯽魚等魚類也容易發生絳蟲病、指環蟲病、錨頭蚤病等。
錨頭蚤
車輪蟲
絳蟲
常見的寄生種類有: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錨頭蚤、孢子蟲、絳蟲、小瓜蟲等。
癥狀:魚體消廋、發黑,食欲減退、魚類在池塘邊上慢游,時而在水面竄游。魚類鰓部黏液增多,有時鰓上有明顯的白點或污泥、藻類;鰓絲失血發白、腫脹,個別魚死亡。
防治
徹底清塘、減少底部淤泥,避免水質偏廋、碎屑多
預防
保持水體”肥”、”爽”、改底減少寄生蟲食物,抑制、殺滅蟲卵和幼蟲。
內服柯恩功能料664或魚倍康增強魚的體質、抗病能力、減少魚類死亡。
常規殺寄生蟲藥物
硫酸銅亞鐵、敵百蟲(影響攝食)、甲苯咪唑、辛硫磷、阿苯達唑、硫酸二氯酚(別丁)、氯氰菊酯(低于18度慎用)、阿維菌素、青蒿、苦參堿、苦楝等。
傳統治療方案
硫酸銅亞鐵+敵百蟲、辛硫磷+氯氰菊酯、硫酸銅亞鐵+辛硫磷等。
中草藥治療方案
青蒿、苦參堿、苦楝、辣蓼草、大葉黃藥、南瓜籽、檳榔、生姜、貫眾、百部、五加皮、松針等。
指環蟲
甲苯咪唑(無鱗魚禁用)
注意事項
殺蟲后魚類食欲減退、忌雨天、悶熱天不殺,水質差、缺氧時不殺、用藥量不可盲目加大。
寄生蟲病時期易繼發細菌性感染,易得出血病、潰瘍、水霉、爛鰓等病加大死亡,如已經發生繼發性感染、先殺蟲后治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