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朱董在集團5-6月份績效評審會上建議多采用表格化、目視化的管理方式,幫助員工發現問題,找到可以改進的關鍵點,支持員工立足崗位創造價值。
7月5日,董總在生產中心二季度總結會上對南昌公司生產部采用目視化管理提出了表揚。
目視化管理有什么好處?南昌公司是如何進行目視化管理的?取得了什么效果?帶著疑問,筆者對南昌公司生產部副經理肖喜平、機修班長程偉、車間班長黃翔龍進行了采訪。
筆者:肖主管你好,二季度會上董總對南昌公司生產部的目視化管理提出了表揚,能跟我們分享一下南昌公司生產部是如何進行目視化管理的呢?
肖喜平:好的。南昌公司在機修房對面的黑板上用表格的形式將每個車間的生產效率(電耗、產量等)都呈現出來了,在機修房門口的白板上將設備組的日常工作動態展示了出來。
筆者:這個管理方式是誰提出來的?為什么提出?實施后有什么效果?
肖喜平:這是我要求他們做的,目的是讓所有生產員工共同參與節能降耗的集團戰略,改變大家的思維方式,集中所有人的智慧共同參與到控制生產成本的工作當中去。黑板上的數據一目了然,班前會的時候會組織大家與前一天的數據進行對比,崗位之間也會互相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分析要怎么做才能達到目標。
筆者:你好程偉,我想就機修房門門口白板上的設備組日常工作動態對你進行一個小小的采訪。當時肖喜平副經理要求你們每天在白板上寫工作動態的時候你是持贊同還是排斥的心理?做了之后,想法有每天有發生變化?有什么樣的效果?
程偉:說實話,當時是有點(排斥),因為寫完報表之后還要寫這個,而且操作起來不是很方便,白板擦起來很費力也很難擦干凈。但是按要求做了以后感覺更輕松了,這個方法真的很有用。把工作計劃放白板上,大家都能看到,就會讓機修人員感到壓力,從而產生動力;而相比紙質表報,如果不翻則感覺不到壓力。我們的動態分上既能夠顯示人員的具體工作安排,還能“定位”,大家要去哪里干活就會把磁貼放在相對應的樓層,操作工可以通過這個及時找到我們處理問題,避免耽誤生產或者加班的問題。原來工作安排不細,機修工做完給他安排的工作后可能會有剩余的時間,現在通過動態能夠讓有空余時間的人員去幫助其他人員完成工作,提高效率。上級主管也能通過動態提出建議,讓兩個強項在不同技能上的人員搭配在一起工作,互相學習、提高,打造復合型人才。
筆者:你好黃翔龍,我想了解一下通過在黑板上呈現車間效率,取得了什么效果?你認為這種目視管理的方式如何?
黃翔龍:通過目視管理的方式,大家都有了節能降耗的意識,自覺性也提高了,以前會出現設備空轉的現象,現在基本已經杜絕了。我在黑板上還有一欄自評,讓大家根據核算的結果分析自己做的好或者不好的原因,從而立足崗位創造更多的價值。雖然要核算數據挺累的,但這個方法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