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聽說生產中心設備課的謝良全高工要退休了。內心猛然一驚,因為工作原因,自己采訪過謝師傅多次,每次都給小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孜孜不倦地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他,用自己的言行,贏得了周圍同事們的尊敬!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小編再次對謝師傅進行了終極采訪,希望用自己的筆和鏡頭留住基層員工的風采,為柯恩事業的發展史注入平凡的元素。
“工匠精神”包含了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在今年的年會上,集團隆重表彰了2018年十大柯恩工匠和2018年十大柯恩工匠提名,從集團層面弘揚愛崗敬業和立足崗位創造價值的柯恩工匠精神。當然,他們只是立足崗位創造價值的基層員工的代表,而即將光榮退休的生產中心設備技術高級工程師謝良全就是這些基層員工的一員。
謝師傅2003年加入柯恩這個大家庭,在這里工作的16年,見證了柯恩的發展歷程。從當初只有幾十號人和簡陋的設備,到如今擁有8家全資子公司,近千名員工,柯恩的迅速發展也凝結了謝良全等一批忠誠老員工的心血。
小編:謝師傅,您好!在柯恩工作了這么多年,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謝師傅:我記得剛來的時候,企業規模還沒有這么大。每天下班前,朱董都會到每個車間轉一轉。經常是晚上八、九點了,他還會到車間查看,做事仔細嚴謹,以身作則,感染并幫助我們養成了仔細做事的好習慣。
當時,我還是設備課長。在生產總結會上,等大家都匯報完后,請朱董給我們作點評,他卻給我拋出了一個問題,我直到現在還記得一字不差,他說:謝良全,我問你,原料倉庫有多少盞燈?亮的有多少?沒亮的有多少?當時,我就被問懵了——車間有多少臺設備、什么型號?這些,我都記得一清二楚,但就是沒有注意過原料倉庫有多少盞燈?有亮還是沒亮?
原來,倉庫當時有幾盞燈壞了,機修師傅沒有及時更換,朱董在巡查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這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也讓我懂得了細節的重要性,以后做事就更加細心了。這件事情雖然過去了十幾年,但每當提起的時候,謝師傅都記憶猶新。
來柯恩之前,謝師傅在一家國有企業工作,一干就是34年,并擔任了主管機修的副廠長,管了三、四十號人。國有企業改制以后,他就加入了柯恩,從最普通的機修工做起,經過了三個月的實習期,轉正后成為柯恩的一名機修工。雖然都是機械維修,有相同的技術原理,但生產工藝不同,設備也不一樣。所以,在剛加入柯恩時,謝師傅一直在摸索,邊工作邊學習,逐漸掌握了設備工藝流程,熟悉了設備性能,提高了維修技巧。
那時,一個機修班組,包括班長在內一共4-5個人,大家都非常團結,共同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有段時間,機臺突發故障,為了搶修設備,確保生產進度,謝師傅帶領機修工通宵上班到天亮,第二天繼續照常上班。
記得,有一年集團在贛縣新飯店舉辦年會,謝師傅代表設備組登臺表演了詩朗誦,講述了自己這么多年在柯恩工作的真實體會,感動全場觀眾。說起這些印象深刻的事,謝師傅顯得異常激動。
他開心地告訴小編:最初的時候,公司印有紙質期刊,那時還叫《柯恩通訊》。謝師傅曾經上過了幾次報紙,自己對此格外珍惜,并把這兩次的報道內容都剪下來了,以后講給自己的孫子孫女聽!也從小培養他(她)們的榮譽感。
大到機械原理、機械基礎理論,小到車間螺絲螺母,謝師傅都如數家珍,他覺得現今的機修師傅缺乏一些必要的專業機械基礎,需加強學習,盡快提高。
采訪到最后,小編向謝師傅詢問道:作為柯恩的前輩,您對我們這一代年輕人還有什么期望和寄語?
謝師傅不假思索道:希望青出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今年年會的現場活動上,我就感受到了年輕一代的朝氣蓬勃。自己也衷心祝愿柯恩越做越好,越做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