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也罷,失也罷,悲也罷,喜也罷,要緊的是心中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沒有月輝。對于清遠品管部副經理譚志聰而言,產品品質便是他心中的那泓清泉。
年初技術中心總經理戴朝洲提出了“做好兩個角色,充當多面手”的工作方向,品管部積極行動,緊緊圍繞這個方向展開了工作。
去年10月,清遠品管部現場品管員因個人原因離職了,從現場品管員離職至今,品管部副經理譚志聰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還承擔起了現場品管的工作,用實際行動落實“做好兩個角色,充當多面手”的工作要求。
據集團品管部經理王竹君介紹,考慮到集團的整體方向,根據戴總提出的工作方向,結合生產中心總經理董偉祥提出的“好的質量不是管出來的是生產出來的”,在人員離職之前就與譚志聰溝通過,在現有人員下能否保證工作正常運行,譚志聰也很積極主動,同意了。化驗員之前有接收過原料的的經驗,在不忙的時候可以協助接收原料;而生產主管(周護林)在操作規范性及管理上做得比較到位。從合格率、市場投訴率的數據來看工作還是做得比較好的,不過工作量也確實加大了,他也很辛苦,我一直跟他們說要自己安排好休息時間。
采購部課長劉建誼告訴筆者,清遠公司的原料一般都是凌晨到,早上卸貨,車間一般都是上晚班,譚志聰基本上都是上完晚班,上午再驗完原料后才去休息。他住在廠里,白天他休息之后有貨到,打電話給他他立馬就會起來驗貨,沒出現脫節的現象。有一次原料計劃早上能提貨到公司,我就跟他說驗完貨再去休息,但那天一直等到11點多才到貨,我在貨運站的時候就想這么晚了他應該不會等了,結果回去之后看到他還在等著給原料驗貨,也沒有向我抱怨,我心里一直覺得過意不去。
在新聞線索提供者生產部內勤羅麗珍看來,譚志聰可謂是個“鐵人”,從去年10月份現場品管離職后,他就開始跟隨晚班進行現場生產品質監督,而且白天又要原料驗貨,做其他品質數據統計,基本上每天跟班到凌晨一點左右,8點鐘準時上班。偶爾通宵跟班后,吃個早餐,沖個涼他又繼續上白班,一天的睡覺時間都不超過5個小時。我們提醒他要注意休息,他老是說中午睡一下就好了,眼睛都睜不開了、還在那里對著電腦做數據工作,看著都心疼。
譚志聰認為現在的工作與之前相比只是在內部分工上有所不同,工作量更大了。除了日常的管理工作外,在班前會的時候他會對出現的問題、存在的隱患進行通報,做好防控措施;在晚班時進行抽查,與班組長進行日常溝通;在計劃容易出現問題的節點或生產品種轉換的時候增加晚班抽查頻率。
問及為什么能夠在人員精減下保證工作順利開展,譚志聰嚴肅地說,從2011年進公司開始,他就始終以“沒有質量一切都是空談”為原則鞭策著自己。生產中心董總說過“好的質量不是管出來的是生產出來的”他十分認同,他覺得品管就是一個讓規范操作成為習慣的的過程,當規范操作已經成為習慣時那么質量就得倒保證了。
談及同事心疼他工作辛苦,他說他身體很好,他很喜歡運動,尤其是打籃球,能讓他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他們領導也常叮囑他們自己先休息好,工作才能做好,他會把工作和休息安排好的。